淘优惠

淘优惠

命运选择怎么弄

618活动 0

其实一直没有想过骑摩托车,不过首都这个车牌实在是太难搞了。之前一直公交通勤,周末开着外地车牌出去,不过随着外地车管的越来越严了,被逼的卖了我的小车,租了个新能源车牌用着,不过通勤停车也是个问题,虽然在南四环外,不过没少被贴条(停车费也挺贵),起早充电,冬季续航也是头疼。

家庭摇号开始,虽然我从摇号头一年就开始参与,不过由于家里少一个主申请人,家庭分不高,摇了几次感觉希望渺茫,50:1和500:1都是一样,一样的小概率。

由于自己户口在城6区一直没关注摩托车,一直觉得自己也买不了,慢慢的发现周边有很多人开始骑摩托,自己也就开始研究如何去骑摩托。这个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下决心进入骑士的怀抱。

首先就是增驾,很快决定增加D照,5月前后在海淀驾校报名摩托增驾,5月10号左右科一考试,不过由于新交规必须等20工作日才可进行科二科三考试。正好趁此机会将自己的第一个伙伴定下。

之前一直在咱们摩托范看各类文章和车评,确定了自己骑车类型,本人80后,也快40了,身高186cm,体重100kg,属于人高马大的,就确定在巡航和拉力中选择,不过自己觉得刚开始新手出去跑烂路和长距离摩旅几率不大,还是倾向巡航车,新手想选个小排量的。最开始因为心中那个哈雷的情节,从关注巡航太子车型心里从头到尾一直装着一辆车,力帆V16,又赶上了5月力帆2000抵4000活动可以把购置税省出来,就觉定5月底订车了。期间也关注了巡航排行榜上的车型,超过2万车型暂时没有考虑因为第一辆想着总成本控制在2万左右,所以包括比较火的300系列就没有过多考虑。不过还是有2辆300在心里留下来印象,一辆是奔达灰石(因为发布后各种大小问题彻底放弃了),一辆是豪爵tr300(价格一方面,等车一方面,想着驾照一下来就可以骑车放弃了等车)。根据口碑排行酷道155这个省心的车也在心中种下了种子。

既然优先决定v16就去看看车行,首先在家和网上找了力帆的店,不过要不就是距离太远要不就是店面比较小,后续保养和服务怕跟不上。后来发现离公司很近有一家车行(摩托江湖),看着不错,就决定抽空去看看,加了老板微信进行了沟通。到店里看了v16实车,觉得模样我很喜欢,不过有点太长了,我怕我这个新手掌控不了,正好车行有一辆酷道现车,觉得酷道也不错。老板也介绍了酷道的优缺点,推荐我可以考虑酷道,更适合新手骑行,而且外观也大气。当然彻底让我放弃v16的原因是新款v16即将发布,想等新款,又不想等时间,毕竟不知道具体时间。

回来就在咱们这里研究酷道155,觉得酷道简直就是为我定制的,排量不大,外形很虎,不会让人觉得掉价,基本没有什么毛病,新手最怕三天两头出问题,v16相比细节做的还是没有酷道好。当然在这里告诉大家为什么说是命运的选择,当我发现酷道在摩友嘴里的外号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提它了,我因为从小属于比较胖的,人又比较虎,小伙伴们都叫我“野猪”,然后我发现酷道的外号也是“野猪”,这个简直了!

别的也不说了,直接回到店里定了酷道,期间我参考了摩友的价格和车行老板争取了优惠。最终北京酷道落地的价格为15500落地,送头盔、一字护杠、手机支架(一般的,没减震后续还要换)车锁、尾箱不含尾箱架、3次保养。价格不算最低,不过达到心里预期了。新款150没有考虑等,只是减少了购置税,排量还小了,毕竟现在已经优惠了购置税。

正好赶上618,自己也置办了一些改装件和装备,改装件直接车行就安装上了。文章最后会列出来。

和车行老板定了6月中下旬提车就继续我的驾照考试了,赶上了北京疫情,稍微有点滞后,最终约的6月20日科2、3考试,在6月16日带着我的朋友(他是郊区户口)把牌子上了。考试顺利通过20号拿到驾照,正好21号车牌寄到,带着车牌就去车行提车回家了。

下面就配合图片介绍一下

1、整体图

这就是我的兄弟野猪

2、觉得前面不好看有点空,加了个风挡觉得好多了

风挡图片

3、利用汽车淘汰的行车记录仪

凑合用吧

4、加了usb接口,一个给行车记录仪,一个口手机充电

口朝下就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带开关挺好用的

5、车行送的手机支架,比较一般,准备换个五匹的带减震的

为了手机摄像头还是换个带减震的,最近铺装路凑合用吧。

6、脚撑买了个加大改装件,凑单买的买贵了还

样子挺好看,确实撑着更稳,特别是在土里

7、2个边包,带支架的,有水杯托,整体还可以能装不少东西。

样子不错,也符合整个车,皮质一般

这个支架还有密码锁

8、车行送的尾箱,好大一个,吓我一跳

白色头盔是车行送的铃木3/4盔,质量一般,另一个是我自己买的瓢盔,夏天能凉快点。自己还买了一个MT的组合盔应付各种场合吧。

虽然装上比例不太协调,不过真的好用,可以装2个头盔。估计我的一个全盔一个瓢盔加上护具都能塞进去。

9、车灯我直接就换了LED,原厂车灯都说太暗了,这个LED灯我试了效果不错。

白光效果不错

10、铃木细节做的可以,座位底下还隐藏2个头盔挂钩(不用单买头盔锁,直接锁再座位下就成),还有随车工具,细节真不错。

蓝色小包里是随车工具,两侧有2个头盔挂钩

图文说明就这样,20号骑车回来,21号限号了没骑,结果21号居委会通知我19号去驾照学车和新冠确认有时空接触,要隔离观察7天,还好早上我给我的小野猪罩上了雨衣。

楼下停了一周,2场雨,还好提前披上雨衣

虽然刚刚提车只是骑过一次,但还是总结一下骑酷道的感受吧。

1、排量不用说了,确实小,磨合期没敢高转速,5档就跑个80,路上各种被超。毕竟极速才100出头。不过通勤够了。

2、发动机振动控制很高,毕竟铃木成熟技术。

3、新手这个档位和离合还是要适应,n档确实需要多适应。红灯我这挂档经常挂不好。

4、大灯换了吧,直接led没毛病,射灯不是出去野没必要了。

5、都是轮胎滑,我骑的少而且慢还没感觉,后续考虑后胎换成正新的半热熔刀疤胎。

6、座高和车重很友善,基本不挑人。新手好上手。

7、仪表盘显示内容全面,还可以设置转速提醒,虽然科技含量不高,但很容易接受。手柄按键操作简单,开关清晰。

8、细节做工不错,漆水还可以吧,不过就是都是塑料壳,虽然有塑料的廉价,不过破损好更换。

9、外形不难看,而且特别上档次,不说想公升级的,至少目前猜价格没有低于3万的(小区保安伸出3个手指头问我要不要这个数),骑出去绝对给面哈。

10、感觉改装就我那几个,也没啥其他的改装了,毕竟车没啥毛病,改装件少一些,主要都是辅助件。

11、好养活,不挑油,92 95随便来,92劲大,95平顺。机油不要好机油,就铃木自己的,半合成,全合成都可,一次几十块。

12、铃木出品,各方面考虑都很好,有随车工具,自带大撑,停车保养都方便。

13、坐垫宽大,坐姿舒服不会累,带人也舒服。

14、脚踏有点小,时间长了有点累,可以考虑换大脚踏。

15、时间长了有点烤腿,不过不会烫腿,就是有点热。

总结就是,新手小排量巡航省心选择no.1,没啥比这个更好的,买菜通勤挡车里也是不二选择了。

后续等骑行一段时间再介绍一下吧,下面进行购车成本清单。

车辆落地 15500

三者30万加救援 1000

车行办了个会员 399

改装工时费 150

边撑垫(买贵了) 33

usb改装件 30

瓢盔3c 110

边包加支架 400

风挡 180

后支架 95

杜汉骑行服 500

led车灯 75

隐形耳机入耳式 130

雨衣摩多狼 45

mt街霸组合盔黑色 485

护膝护肘摩多狼 90

LS2骑行裤秋冬 260

赛羽骑行鞋春夏 295

LS2骑行服夏季 275

夏季骑行手套 55

买的比较杂,有的秋冬也买了,行车记录仪用之前淘汰的汽车的,自己还有个很早之前出去玩买的山狗运动相机,可以装在mt头盔上跑山用。

合计:20107元,不算装备车辆成本控制在18000左右,符合预期。

等自己告别新手,想着这个车就留着通勤,后续再买个中排量的拉力,心里有个去长途旅行的念头。


断舍离的读书心得500字 断舍离读书心得1000字

断舍离 读书心得,《断舍离》读书心得1500字,断舍离读后心得,断舍离的读后感800字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无法拒绝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让自己陷入到各种琐屑和无用的事务中,感觉时间仿佛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这时候读一本书,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宁静,并且收获颇多感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断舍离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一位同事的婆婆是典型的囤积癖,新鲜的水果买回家,她要收进冰箱。每次只捡快坏掉的吃。决不允许其他人随意地吃。

同事带回家的东西,无论吃的还是用的,只要能够存储一段时间,她都悄无声息地收起来,直到其他人都忘记,直到她自己也忘记。

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她喜欢囤积塑料袋。家里的塑料袋囤积了一大堆,同事怀疑,有的塑料袋估计已经囤积了十年之久。然而,如果其他人需要的时候拿一个用,轻则要承受她的白眼,重则要忍受她的谩骂。

只要别人用了她的东西,或者她不得不使用了自己所囤积的物品,她的心里就会很难受,就算那仅仅是一个塑料袋,就算她囤积的塑料袋已经老化掉渣。

囤积癖是我给她的定义,因为她是我所知道的人当中最当得上这个名的人。不过,囤积癖也并不总是以如此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它甚至就潜藏在你我这种自以为正常的人的行为中。

当我认真细读《断舍离》这本书之前,并不认为自己有囤积癖,也未曾认真思考过,自己内心总是存在的一股沉重感竟然是闲置物品所带来的“怨念”。它虽然不明显,但却多多少少影响着自己的生活。

杂乱的房间,甚至都让自己不想踏足;凌乱的衣柜,甚至都让自己没有打扮的`冲动;纷乱的思绪,甚至让自己停滞了求知上进的脚步……

是什么让我们囤积了如此之多的物品?而我们的生活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书中提到了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我觉得普通人的囤积癖,这三种原因多多少少兼而有之。就如我的父母,他们是生活习惯很好的人。家里的物品分门别类储备齐全。同时,他们也是很节省和节约的人。洗衣服的水要留着冲厕所;洗菜的水要留着浇花。一个纸箱可以装满垃圾再扔掉;一件旧衣服可以送给乡下的亲戚。但凡我想扔掉一件不用的旧物,他们总是会问:怎么要扔掉呢?坏了可以修啊!

如果回答说不想要了或者不需要了。他们便会指责:太浪费了,多可惜啊!

觉得可惜,是阻止我们放弃闲置物品的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然而,《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却认为,“可惜”成了很多人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不是真正的对物品的爱惜之情。因为物品要尽其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而觉得可惜,恰恰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物品上,思考的主角是物品而不是人。是因为物品还能用,而不是自己需要它。这种心理往往把物品凌驾于人之上,久而久之,否定了自己的价值。难道我们自己的价值还不及一件闲置的旧物吗?

《断舍离》是一本推崇现代家居整理的书。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离开对物质的执念,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而达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生活中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书中传授的整理技巧,果断”断、舍、离“,家里自然干净整洁。怕就怕知易行难,下不得狠心决心。

女人天生爱购物,网购方便快捷更是刺激了购买欲,不断买进的同时也引发了存储问题,再多的容纳空间也无法满足与时俱进的购买能力。东西越买越多,空间越来越满,房间越来越乱,心情越来越烦。当时因为头脑一热所以购买,到手了之后却并不觉得有多需要,这种情况太多了,舍不掉的”鸡肋“也积累的太多了。

果断舍弃用不到的物品虽然是个亡羊补牢的办法,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冷静购物,不迷恋物欲,不因一时兴起而盲目消费,不将许多不大需要的东西弄回家,从根源上斩断购买欲才是治标治本的好方法。

生活中的居家整理该如此果决断舍离,对于情绪,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快整理好心境,舍弃那些让自己感觉不快的负面情绪,心境越来越开朗,生命越来越积极。

断舍离是源自瑜伽和佛学的哲学观念,与其它鸡血汤不同之处在于,它想告诉我们:人生整理不在于贴标签式的整理本身,而是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房间和人生,到底哪些是多余之物,鉴别出来就要毫不犹豫的丢掉,由此发现真正自己的需要什么,以及自己想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活得精彩。林肯说过一句话,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中的岁月,而是岁月中的生命。

问题是:现代人大致都陷入了一种全民式的焦虑:拖延症导致的’焦虑,信息过载导致的焦虑,还有失眠,还有选择恐惧症等等。

有限时间与无限欲望和可能之间的巨大鸿沟,沟壑难填。

怎么办?我们几乎都需要跟自己来一场”断舍离“。

断舍离,是一个心智历练的过程,是一种做减法的修行。

断舍离,不是教导你怎么活,因为也没有人能教导你怎么活,只有自己最想清楚自己。断舍离,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么就对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

起初,我想读这本书,因为它的名字看起来像一本灵修类的书籍。另一个原因是山下英子这个美丽的名字。此外,除了村上春树的书,我从来没有读过其他日本作家写的书,所以我很好奇。

总觉得自己像个勤奋的人,每天一定要把东西放在该放的的地方。最喜欢的是把它们整理在柜子和衣柜等,或者整齐地排列在外面也可以。但这些事情似乎每天都乱作一团,每天都要重新整理几次。我感到很自豪,忙碌证明了我勤奋,这是一种美德,从来没有感到任何不妥。

看完《断舍离》后,我意识到我需要的并不多。围绕着“我”、“现在”和“使用的东西”这三点来整理,我发现很多东西都可以丢弃。

读完书后,我开始为第二天做整理计划。周末我把衣服整理好,周一整理书桌,周二整理厨房,周三整理书架。不记得我清理了多少东西。起初,当我在想我是否可以用它的时候找不到东西。,还没有任何影响。

我特别喜欢囤积东西。当我买东西的时候,我想我将来会用它。我想有一天我会用它。事实上,几乎所有这些东西都没有被使用。

我舍弃我不喜欢的、不合适的`和没用过的东西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现有的东西,更珍惜它们。

一切都需要平衡,家里的一切也是如此。

这是一本好书。唯一的缺点是,所有的逻辑和有点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我吸收它的最好。

《断舍离》,一看书名并不理解其意思,一次偶然的电视访谈节目,看到了断舍离的蕴意,之后翻阅了这本书,才慢慢了解此书。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的作品,此书是推荐现代家居整理的书,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离开对物质的执念,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断舍离就是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这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

一、只要了解各种奥妙,就能激发干劲――断舍离的机制。

二、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

三、先从整理头脑开始――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四、身体开始行动――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五、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过一段时间,自己房间的东西就会增加,特别是女生,爱购物,网购方便快捷更是刺激了购买欲,不断买进的同时也引发了存储问题,再多的容纳空间也无法满足与时俱进的购买能力。东西越买越多,空间越来越满,房间越来越乱,到头来整理时总感觉每一样东西都很重要,舍不得扔掉,心情越来越烦。生活中的居家整理该如何做到断舍离,对于情绪,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断舍离》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以“总有一天会用得上”之类的借口,就那样把东西放在一边不去处理。要有意识地不断把物品送出去,“舍弃”掉。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工作中也是要有这种精神,只有思想不断进步,你接触到的教育信息才是最新的,最棒的。“舍得”彰显智慧,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注定不是一路平坦的,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断舍离”的“舍得”智慧,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处于主动地位,而这,需要我们用时间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需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该断即断,该舍即舍,舍去旧有的,留出空间,填充新的内容,只有这样工作生活才能不断进步。

乍看到《断舍离》并不理解其意思,只觉得说的似乎应该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断舍离说的是一种超级整理术。

说到整理,一下就让我想到了收纳。在收纳方面,我虽不是什么专家,却也不是将家里搞得脏、乱、差的专家,然而这种整洁却是建立在花费大量时间上的,刚刚将衣柜整理好,也就是两三天,衣柜就又恢复了原样。这也是常常令我苦恼的事情,却丝毫没有办法,隔一周,依旧将所有的衣服翻出来,折叠好,继续进衣柜。三五天后,又会变得乱糟糟的。对此,我常常责怪领导,是他找衣服时,给翻乱的,而同时,翻乱后又不及时整理。

书中所说的断舍离,指的是把那些”不必须、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决、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是一个十分恋旧的人,整理衣服的时候,每每看到不穿的衣服,或者穿旧的衣服,却从来不会将其扔掉而是依旧叠好,放到衣柜里,总觉得扔了可惜,可是放着有用吗?其实也没用。虽然想着或许哪一天旧物改造的时候,会用到它,可是繁忙的工作中哪有时间去做旧物改造,旧衣服收了两三年,甚至更久,却也在一次大清理中扔掉了。而这些年,造成家里繁乱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些无用的东西所占据的空间,与收纳整理它们所花费的时间。

在没有看《断舍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觉得茶几上的东西不能再精简,虽然看着总觉得有些不美观,可是烟灰缸是平时用来放瓜子皮、果核等废物的,纸巾肯定是不能精减的,吃了水果后,拿一张纸擦手非常方便,剩余的三种零食,更不能移动,放到其他地方会忘记吃,久而久之就会坏掉。可是,看了《断舍离》后,我做了新的改变。将瓜子、榛子现南瓜子换到了小容器里,这样占据的空间比较小,看起来也整洁了不少。烟灰缸直接放到了茶几下面,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或者在看不到烟灰缸的时候,就会直接将果核扔到垃圾筒里。如此一整理,茶几上,虽然没有做什么精简,却也比原来看起来整洁了许多。

看到漂亮的有意思的购物袋,我常常会保存下来,舍不得扔掉,可是这些东西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而基本用不到。将这些东西清理掉,发现空间多出了许多。

在看《职来职往》的时候,有一个女生,说她喜欢整理电脑,将文件夹分类分得特别清楚,其实这也是一种整理术,如此可以让工作变得很轻松。

书中,用图表的方式、简洁的语言,将家居整理的方法说得非常详细。本书适合那些家里凌乱却不知道如何整理,家里虽然整洁却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整理的人,从书中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家居整理术,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昨天拿到一本好书《断舍离》,可是太忙,只看了五页。张德芬老师作的推荐序,引发了我好多的思考,所以读的慢,虽然读的少,但是收获很多,下面与诸位分享一下:

推荐序名为《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读到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越想得到的东西越难得到,比如说阿鹏就特别想挣钱,但总是挣不到”。佛学中提到人有七苦,求不得就是之一,先放下求的,才是脱离苦难的开始吧!

这个题目同样让我想起了我最近特推崇的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最有效的做法是扩大影响圈。而”放下”这个词,应该指就是”关注圈”,只有放下关注,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影响圈的事,才有机会得到。

序中说:”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让我又想到了思维的重要性,正如黄征宇在《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中所说”思维影响情绪。想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就要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思维来决定情绪的发生。”《关键对话》中也提到了”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让你自己感觉到害怕,恼怒和气愤。请记住,让你产生情绪的只能是,而且永远是你自己”。所以阿鹏总结,断了负面的思考模式,你就断了坏情绪,自在和幸福自然而然就来了!

知道《断舍离》这本书应该时间不短了,可能有好几年了,模糊记得是都是仅读了一点就放下了。多年之后,我用了这几天时间,真正地通读了一遍,所感所得正好和最近体验到的精神改变相关,也许心境到不了一定程度,即使在手边可能也体会不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只要对个人有收获有帮助都是好的,有的摘抄很多金句,有的画思维导图等等,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不要形式化,不要“自我陶醉”,你所记录收藏的可能以后永远不会再看。对本次读《断舍离》,我从心得和心理学角度写一下我的感受。

所谓断舍离,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多余的废物(再好的东西不用都是废物);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迷恋。整本书都是反反复复在讲这个断和舍,并且反复告诉你断和舍时不要纠结,你可以这样更好断,那样更好舍,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出本书,翻来覆去的说。说笑的,这里要提醒一下,尊重知识,曾为你指点迷津的都是有价值的。

我完全相信书中所阐述的通过断舍离的方法让生活实际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对精神方面,也就是意识层面带来改变。

先通过舍,丢掉生活中当下用不上的物品,来净化生活环境,从而带来精神爽,情绪高,自然心情好,效率高,正循环的开始。

再通过断,控制物品的进,只要当下不需要的坚决不买,不管再打折再促销哪怕白送,都不要,从而让生活始终保持精简,富足而不多余。当回头发现自己都能做到“断”,说明生活的主动权已经回到了自己手中,以后也不会被外物牵着鼻子走了。

做到了断和舍之后,就基本实现了“离”,脱离了对物品的执念,对外物都保持合适的距离。

看似这么简单的“断舍”,不就是扔扔东西,少买东西吗,怎么就那么难做到呢?

第一,比较懒,懒到连脑子都不愿意动的程度,现在基本上脑子都是跟着外界在跑。改变也仅是想想而已,也想不通怎么扔掉不需要的东西会给自己带来改变,所以还是躺着舒服!

第二,这种行为是反人性的。我们的基因中都存有不安全感,恐惧,所以要搜集储存,大量地拥有,多多益善,这种普遍的思想才造成了犹如生活在垃圾场。

第三,人是情绪情感动物,一切行为都是有一定心理基础的’,更多的是微观心理方面。要做到一件事,不同的人确实需要克服很多心理障碍,战胜很多不好的习惯,迈出一步确实不是说的那么容易。

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这么神奇,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出自北齐《颜氏家训・慕贤》:“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生活环境的不好会带来霉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是断舍离之前的状态,也是无意识情况下,一点一点的造成了目前的状态;

断舍离之时,行动过程中会有那种顺畅、舒坦的感觉,犹如一道阳光照进来,开始带来现实生活的改变和内心精神状态的改变,通过循序渐进的断和舍,开始迈进生活的正向循环。

我开始朗读、听写英语,还有写文章都持续了一段时间,我是为自己的成长找到持续稳定的状态,过程中做的断和舍,就是在起正向促进作用。不仅仅有物品的断舍离,在精神领域,也是需要断舍离。这些天好多记的笔记都已经清理完了,很爽。

《断舍离》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作品,她所倡导的断舍离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人生在世,总是有太多的断不了、舍不得、放不下,对物品如此,对感情便如此,对名利如此……于是我们的思想里充斥了太多的欲望,物质的、精神的、现实的、虚幻的,真所谓欲壑难填,然后又抱怨生活太苦,活的太累。

“断”就是要断掉对物欲的执念,对外界各种诱惑的迷恋。人的本性中总会有贪便宜的想法,商家恰恰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各种打折、促销活动层出不穷,特别是现在网购发达的时代,除了以前的传统节日,商家别出心裁推出各种双11活动、双12活动,518大促,618大促等等形式繁多的活动,各种限时折扣红包、限时拆红包花样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蠢蠢欲动,好像有种错过后悔一亿年的感觉。

要想抵得住这样的诱惑,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理性消费意识。要有一种“断”字当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信念,才能阻挡各种不需要的物品进入我们的房间。

如果家里到处堆积着这些搞活动、大促销买来的便宜货,你的房间会变得满满当当,别人对你的评价以及你的自我评价都会在无形中被贴上这种“爱占便宜”“我只配拥有这些便宜货”等廉价标签,天长日久,自然会在潜意识种下自卑的种子。

当然并不是说东西越贵越好,也并不是要抛开经济条件的限制,一味追求高品质、高价格的商品,而是应该从自己的经济条件出发,在自己的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适当控制购买商品的数量来提高购买商品的质量,就是要追求“少而精”的生活方式。

现实的窘迫,让我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对物品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衣柜里好多从来不穿的衣服,柜子里好多明知不会用的物品,明知不用,但依然舍不得扔。扔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心被揪一下”的感觉,一种惶恐的情愫,一种隐隐的不安,生怕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再一次为钱所困、穷困潦倒,到时候还可以拿出来派上用场。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根本不会发生,即便在历经人生最痛苦的阶段,家庭经济也还是可以正常运转,那些“以为会在困难时候用得到的衣服、物品”始终没有派上用场。

要想做到彻底的“舍”,需要重新看待人和物品的关系,能够做到“物为我用”“物尽其用”才是物品的最佳状态。

如果把物品看作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它也同样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被人们认识和认可,才能体现作为物品本身的价值。

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社会价值,“被需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价值,物品亦如此。“不用”才是对物品最大的浪费。

不出差的日子每天早起的安排基本已经规律,出差不太累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早起,但很多事情还没行成习惯,昨天在机场无意间看到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当即将他加入书架,并在飞机上仔细阅读,其实很早就听过断舍离的概念,只是一直没机会去践行,再次相遇,我觉得是时候进行空间、手机和思想上的断舍离了。

1、空间上的断舍离

首先是电脑桌上的杂物,之前因为手机没带保护壳,怕充电时直接放在桌上容易弄伤镜头,所以充电时总会放在纸上或者包上,因此桌面上总会有一些乱的东西,无法轻易扔掉,有时候找一个东西就会找不到,心情不好时特别容易炸毛。这次出差一回到家,我立即就进行大扫除,以“自我轴和时间轴”为原则,凡是用不到的杂物统统扔垃圾桶,仍有价值的东西也会分类摆放整齐,以用时方便拿为原则,收拾完再看桌面,整齐划一,成就感满满。

其次是办公桌周边的杂物,主要是抽屉,本来3层抽屉很多的的空间,但挤得满满,居然不能再多放一样东西,上次收拾时因为里面有太多前任主人留下的东西,所以基本没丢弃啥。这次是下了决心要与它们诀别,本着“必要、合适、愉快”的原则,将不属于我的,没有价值的东西通通清理出去了,然后装进去我的东西,瞬间觉得空间回来了。

2、手机上的断舍离

今年来由于工作原因微信加了很多客户,一开始以客户名称为标签备注,后来一看标签分类太多了,找的时候特别费时间,然后开始思考如何给微信好友分类,方便查询和联系,于是本着“三分法”的原则将大客户分一个类,中小客户一个类,客户的客户分一个类,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并且在给每个客户备注时也加上了公司,而不仅仅在标签上加。之前很多没来得及备注的同行这次也统一增加了清楚地备注及分类,虽然一千多人的好友一个个处理起来用了不少时间,但这个时间花的是非常值得的,主要是方便了后期的工作。

3、思想上的断舍离

从过完年后,就定了以个年度读书计划和清单,每次看到好书的时候也会加入清单,此时已经远远超出了阅读量了,但是遇到好的书籍还是会忍不住继续加入,书单一直在进,读完删除清单的进度又比较缓慢,于是清单也开始显得拥挤起来。今早上看了断舍离后,我找到了解决办法:现有书籍按照正常速度去阅读,如果有新增书籍,必须先读完一本,然后才能放入清单,这就是以“1out1in法”为原则,本着先出后进的方式进行书籍的更迭。其次,清单里已经有很多书,读的先后顺序怎么确定,是一本一本的读还是一次读好几本呢?我的答案是,自由和自在,就是不刻意去选择先后顺序,当下适合读哪本,就抓紧时间尽可能地把它读完,然后下一个当下自然就会有下一个要读的书了,如此就不用花时间去考虑该先读哪本书了,思考最费神了。

《断舍离》这本书已经读到一半了,也算阶段性读后感吧,过几天读完再来写完整的读后感。

对于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两个地方:

一、对于未来的担忧,让我们总是以“现在买比较划算”,“万一要用到的时候没有就麻烦了”作为理由,把当下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家。但是,有没有想过,这种不确定,实际上是对自我的不自信、不信任呢?难道,在需要的时候再去添置,是如此的难以办到吗?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经常用的一个逻辑――我要提前学习,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要用到,如果到时不懂就麻烦了。 相反地,我老公就一直理直气壮地回应――要用的时候再学吧。但是,很明显地,前一种逻辑,似乎带着一种心理暗示――如果不预先准备,我到时候就肯定来不及学或者学不会了(自我否定)。而后一种呢,则是――没关系,反正只要我要学的,肯定都能掌握(自我肯定)。所以《断舍离》提出,把垃圾清除出自己的空间,才能清除负能量,回归正常的能量场。

二、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在断舍离里提倡,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五成,而装饰性摆设的空间只放一成的东西。看不见的空间留出三成空间,让人有继续收拾或者每次都摆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同时空出的三成空间也是物品进出的通道;看得见的空间一般放置都是日用品,留出五成空间一个是处于美观的考虑,同时也是提醒自己在日常中更注重品质而非数量,认清属于当下自我的物品阻断不时冒出的新奇想法,也及时舍弃一些当下没意义的物品;最后装饰性的空间,只放一成的东西,原因很简单,联想一下高档包包专卖店和杂货店的陈设吧,你会明白原因的。我不自觉地联想到,其实人生是否也可以分为三类时间需求:对于日常的时间安排,尽可留下三成空余,给自己更积极的动力投入那七成时间去完成必须的任务,也留下三成的机动时间去放松去调适;对于计划长期投入的时间投资,不妨给予五成的留白,这样对于当下的精力投入不至于造成太大的负担,也有更开放的心智去感受自我,更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变化;对于一些准备作为终身事业或爱好的时间投入,不妨精选一二进行持久地、精心的投入。

《断舍离》是一套理论,更是一本方法论、一本行动手册。我相信,书中的所得更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提炼。我已积极投入了生活中的断舍离,先从日常的衣橱、厨房、办公桌开始吧。大胆舍弃才能拥有更好的。

初识断舍离是在家休息待产的时候,我不想整天焦虑,所以自己找点事情来做。本以为这本书是讲收纳的,没想到,理清楚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是最低层,借助整理理清楚自己的内心,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才是最高层次的断舍离。

断舍离这三个字其实应该分开来看,第一个境界应该是舍,也就是扔东西,扔东西有这么难吗?答案是yes!乘着怀孕在家,我先从自己的卧室开始把自己不穿的衣服全部整理出来,不好的全部扔掉,还有些几乎是崭新的衣服拿去送人。在扔东西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冒出一个观念,哎呀这个衣服买的那么贵,扔掉真可惜,可是呢放在家,我又怎么都不会再穿了,这就是我们在断舍离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东西怎么都扔不掉。在你开始收拾的时候你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觉得扔掉可惜,或者安慰自己说先放着吧,以后说不定会用到,又或者嫌麻烦,根本就不想开始收拾。

断舍离令人佩服的地方在于这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这句话怎么理解?当你把家里不用的东西全部扔掉的时候,你还会觉得收拾是件困难的事吗?我刚开始扔东西的时候根本不敢在婆婆当面进行,我都是偷偷收拾,然后等到要扔掉的时候,再去喊他们过来看看有没有不能扔的东西。刚开始,婆婆还会说哎呀这个不能扔,那个是长辈留下来的,或者说扑克牌扔了干嘛?后来她似乎已经习惯我在家扔东西了,哈哈,那段时间,家里只要少了东西,老公就会告状,肯定是高田拿去扔掉了,为此我是没少背黑锅。但是后来我神奇的发现,婆婆也开始扔东西了,她居然把家里虽然没用,但是也绝不会碍事的两个靠枕扔了,为此我开心了很久。..互助群聊二维码怎么弄,为什么一直助力失败,为什么一直助力失败,这是一个友善和互相支持的2023年天猫618 购物狂欢节天猫互助群微信二维码2023,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